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|
一位北大博士的同性恋历程 |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南方人物周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:2005-9-5 文章录入:bb1069 责任编辑:bb1069 |
|
人物周刊:你会跟他一直在一起? 小Q:不会。他以后会结婚生子。 人物周刊 :那你就完全压抑自己? 小Q:谁知道呢?反正我现在遇到的30岁以上的,全是结了婚的。趁老婆不在家时出来偷。 不过我不想结婚,也不会找个拉拉(女同性恋)假结婚。我不能想象和女人生活在一起,如果家里问,我就说不想结婚。我就这么一直扛着吧,但是我想,老了怎么办?一直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怎么办?这些都想不明白。 我现在就想出国。因为我很小资,外面的生活好些;离家远些,父母更没法管我了。外国环境也宽松些吧。 人物周刊:在美国加州,同性恋可以结婚,然后你再领养个孩子…… 小Q:不知道,都不知道,等我能毕业再说吧! 中国公开同性恋身份名人录 张国荣 香港电影明星,歌手。“哥哥”很早便已坦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。他是大众心目中的男同性恋者的典范。 蔡康永 台湾作家、金牌主持。代表节目有《康熙来了》等。出道以来从不讳言自己的性取向。近来蔡康永与其男友的恋情更是有公开化趋势。 关锦鹏 香港著名电影导演。1996年,关锦鹏借纪录片《男生女相》首度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。代表作品有反映大陆同性恋者情感生活的电影《蓝宇》、《阮玲玉》、《胭脂扣》等。 崔子恩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,编剧。编剧并出演过同性恋题材电影《男男女女》。1991年,他坦白了自己的同志身份。随后被校方撤消了讲师资格和降薪一级,此后10年不得授教。当时,校方命他进入医院,但他拒绝承认同性恋是一种病态。 秦士德 青岛医科大学教授,皮肤科专家。 (实习记者 彭超整理)
周丹 为同性恋者维权 中国有4000万同性恋者。我敢说,我绝对不是你们碰到的第一个。只不过,我比较有勇气罢了 -本刊记者 徐琳玲 实习记者 彭 超 发自上海 2001年,对周丹的周围人而言,无疑是惊心动魄的。那一年的一天,他们所熟悉的周丹从主流成了少数派。 在此之前,作为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,周丹的生活闲适和惬意。工作并不繁忙,周丹大多数的时间在家里读书、写东西,过着多数上海高级白领个人的小日子。 如今,周丹的“个人”早已成了历史。在通过网络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者身份后,他全身投入到推广同性恋知识、维护同性恋者权益的社会活动中。拥挤的酒吧,喧闹的广场,大学校园的讲堂,到处活跃着他瘦小的身影。健康卫生宣传小册子、安全套、同性恋知识……成了他生活的重心。2005年6月27日,这位小个子的中国律师登上了美国的《时代》周刊。 这是个典型的上海男人,斯文白皙,乐观爽朗,有着律师惯有的口若悬河的本领。如果不是他亮出自己的“同志”身份,你丝毫看不出人们惯常印象中任何Cc(“同志”人群语,意为“娘娘腔”)的感觉,如同你在繁忙的街道、写字楼擦身而过的一个普通过客。 活跃的少数派 “Condom,发音类似中文‘康等’。大家可以这么记——为了健康,请稍等,用上安全套。”此刻,周丹响亮的声音回响在一间做教室用的二十平方米的房间,围坐在他周围的,是十来个二十岁上下的男孩。 在一旁的“乐宜”的工作人员小郑的插科打诨下,小小教室里不时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。在鼓励下,学生们磕磕巴巴地说出了简单的日常英语会话。而每当他们的目光与记者相触,他们都会迅速地低下头去,躲避着什么。 这是一群非常特殊的“学生”,他们的职业是为男同性恋者提供有偿的性服务,在“同志”人群中,他们有个专门的名称——Mb(money boy)。八月到九月的每周二、四下午,周丹就会赶到位于上海闸北区的一幢商住两用楼,为他们上两个小时的课。 周丹很少能够准时走上讲台的,因为学生们总是拖拖拉拉陆续而来。手头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多少有些差距。周丹为此做了相应的调整,加入了许多Mb的“工作”词汇,上课过程中不时穿插着一些性病、艾滋病防护知识的宣传。 成立于2004年底的乐宜,是一家致力于提高性少数人群的生活质量,在性少数人群中进行艾滋病、性病的防控工作的非政府组织。相比如今已较为人知的杜聪领导的、以救助艾滋孤儿为主旨的“智行”,乐宜的工作更有争议和敏感,他们把工作重点放到了社会的特殊人群——Mb。在中国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当中,男同性恋者占第二位,而Mb是高危人群中的高危人群。 和周丹一起在上海最为繁忙的路段上走,在广场一角游荡、兜揽“生意”的男孩子,一看到他就吃吃地笑,躲开。“他们已经和我很熟悉了。”周丹无奈地笑笑:“最怕我抓他们去上课。” “乐宜”的工作只是周丹社会活动的一部分。“原本,我可以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律师。”周丹自嘲道:“现在,我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到‘同志’事业上去了,当律师倒成了我的副职。” 在此之前,他曾和电台合作开通过一个同性恋者热线,“效果不是太好”。 而周丹最想做的事,是把自己的法律专业与同性恋知识的推广工作结合起来,但是这条路很艰难。“《时代》上说我是中国的 gay right lawyer(同性恋者权益律师),我觉得是不准确的。实际上在做中国同性恋维权,还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。” 尽管如此,他已经找到了一个突破口——为与异性结婚的同性恋者和其配偶提供法律咨询和救助。不久前的一个深夜,周丹接到来自浙江的一位女记者绝望的电话:“周律师,我发现我丈夫竟然是个同性恋,我该怎么办?” 家庭地震 有着上海男人细腻、温和特征的周丹,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。周丹的下面还有一个小他五岁的妹妹。从小,父母对两个孩子的要求很简单——好好念书,做个好人。周丹也很争气,从小就学习成绩优秀,一直在学校里担任着班干部。 从小和男女生都在一堆玩的周丹,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异于常人。进入中学后,一个男孩的身影闯进了周丹的心。然而,这是场苦涩的初恋。 从此,周丹明白了自己的性取向。 大学法律系毕业后,周丹进了律师事务所工作。工作上一帆风顺的周丹和大多数“同志”一样,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身份。 |
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|